相关阅读
中国旗舰物种集锦青藏篇
#多样星球#
第132期
(资料图)
星球变身|多样星球全新升级
在北纬26°00′至北纬39°47′之间,有一个亚洲内陆高原——青藏高原,它是中国最大、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,被称为"世界屋脊"、"第三极"。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,北至昆仑山、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,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,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。
青藏高原动物资源丰富,低等动物方面,仅西藏有水生原生动物458种,轮虫208种,甲壳动物的鳃足类59种;昆虫2340种。脊椎动物方面,在整个青藏高原有鱼类152种;陆栖脊椎动物共有1047种,占中国该类动物总数的43.7%。高原上濒危及受威胁的陆栖脊椎动物已知有95种。
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约的。多样的物种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,它的创造力就越大。保护物种多样性、保护生物链条,才能更好的维持生态平衡。一起来随着视频了解青藏高原的丰富物种吧
.
旗舰物种百科
岩羊Pseudoisnayaur(国家二级保护动物):岩羊是一种典型的高山有蹄类动物,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,它们在高山草甸草类繁茂的陡坡上交替休息和觅食。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作为食物链的一个环节,岩羊是雪豹的主要食物来源,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。
黑颈鹤Grusnigricollis(国家一级保护动物):栖息于海拔2500-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、湖泊及河滩地带,是世界上唯一生长、繁殖在高原的鹤。黑颈鹤越冬时集群较大,它们带着刚刚长大的幼鸟,与其他家族结成十几只,甚至四五十只的大群,长途飞行时,排成“一”字形、“V”字形或“人”字形的整齐队伍,飞越崇山峻岭,到达气候温和的地方去越冬。越冬期间,早晨7点前后它们就陆续飞到沼泽地或向阳的山坡地觅食,有时也到收割后的农田中刨食遗留的洋芋、青稞、荞麦、燕麦、萝卜以及草根等。
猎隼Falcocherrug(国家一级保护动物):生活于内陆草原和丘陵地区。猎隼可以像歼击机一样在空中对飞行的山雀、百灵等小鸟进行袭击,追上猎物后,就用翅膀猛击,直至猎物失去飞行能力,从空中下坠,再俯冲下来将其捕获。
纵纹腹小鸮Athenenoctua(国家二级保护动物):常见留鸟,广布于中国北方及西部的大多数地区,高可至海拔4600米。部分地昼行性,常立于篱笆及电线上,会神经质地点头或转动,有时以长腿高高站起,或快速振翅作波状飞行。它们在岩洞或树洞中营巢,通常夜晚出来活动,在追捕猎物的时候,不仅同其他猛禽一样从空中袭击,而且还会利用一双善于奔跑的双腿去追击。
香鼬Mustelaaltaica:香鼬多单个活动,白天或夜间均会出没,以晨昏时分更为活跃。栖居洞穴内。喜欢穴居,但自己并不善于挖洞,常利用鼠类等其他动物的洞穴为巢,或者栖居于岩隙里、乱石堆或树洞中,产子的洞穴附近还常有避难洞穴、贮食洞穴等。性情机警,行动迅速、敏捷,善于奔跑、游泳和爬树。香鼬的觅食区域比较广泛,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,如鼠兔、黄鼠等,也上树捕捉小鸟,或潜水猎食小鱼。
旱獭Marmotahimalayana:啮齿类哺乳动物,体呈棕黄褐色,体型粗壮而肥胖,尾短,爪发达适于掘土。喜马拉雅旱獭为穴居、群居动物,洞巢成家族型,是青藏高原特有种,为该区域内鼠疫的主要储存宿主。
兔狲Otocolobusmanul(国家二级保护动物):栖息于沙漠、荒漠、草原或戈壁地区,能适应寒冷、贫瘠的环境,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。主要以鼠兔为食,也捕食其它鼠类、刺猬、鸟类、蜥蜴等,偶尔也吃野兔和旱獭等体型稍大的动物。决定兔狲家域面积大小的关键因素,不是猎物密度,而是地洞、石堆等躲藏地的数量和彼此的连通性;因此,对于兔狲来说,有个适于隐藏的家,远比食物更重
要。
高山兀鹫Gypshimalayensis(国家二级保护动物):高山兀鹫多栖息于海拔2500-5500米的高山、高寒草甸、草原、戈壁及河谷地区,多单个或集群翱翔,有时停栖在较高的山岩或山坡上。因主要以尸体、病死的大型动物、旱獭等为食,被称为高原清道夫。能飞越珠穆朗玛峰,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。
藏狐Vulpesferrilata(国家二级保护动物):分布于高原地带,喜独居,通常在旱獭的洞穴居住。以野鼠、野兔、鸟类和水果为食,主食鼠类,对农牧业十分有利,在防治草原有害类动物也起有一定作用,亦为益兽。
“多样星球”是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创立的一档以“生物多样性系列精品影像”为主的融媒体专栏,旨在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理念,从讲述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的角度出发,向世界展现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。该栏目已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“新时代·新品牌·新影响”广电媒体融合品牌。
温馨提示:
【内容表达不精准的地方,请专家和用户联系我们,联系人:张老师18388097427】
【#多样星球#栏目】
出品人:和亚宁
总编辑:孔维华
总编审:李晓风
监制:尹凡
策划:卢钢
制片人:曹诚博
文案统筹:杨维涵
互动科普产品统筹:陈治屹
视频统筹:朱文津
宣推:杨维涵、盛雪梅、赵小强、彭明辉、孙安然、韦福娟、江雨微
【本期】
科学顾问:龙勇诚、李维薇
视频监理:朱文津
编辑:张竞航
视频来源:寰宇之眼(云南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摄影师:黎思涵、鲍永清、罗文鑫
宣推:赵小强、彭明辉
活动推广组:罗亚东、黎明
终审:卢钢、胡滨
关键词:
上一篇: 瓦格纳负责人致信俄防长,提出将巴赫穆特阵地转交给车臣部队-每日消息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2023-05-07
2023-05-07
2023-05-07
2023-05-07
2023-05-07
2023-05-07
2023-05-07
2023-05-06
2023-05-06
2022-11-01
2022-11-01
2022-11-01
2022-11-01